名称 | 包头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体育艺术“一校一品” 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 | ||
---|---|---|---|
文号 | 包教发〔2021〕11号 | 索引号 | 0115369274001-2021-00110 |
发布日期 | 2021-3-9 | 成文日期 | 2021-3-9 |
发布机构 | 包头市教育局 | 公文时效 | 有效 |
各旗县区教育局、直属学校:
学校体育和艺术工作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具有独特功能。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学校体育和艺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现就推进中小学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创建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挖掘各学段体育艺术教育内涵与特征,切实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工作,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艺术素养,形成“地区有特点、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体育艺术教育发展新格局。
二、目标任务
全市各中小学要积极开展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创建活动。力争用3年时间,每所学校至少形成一项体育、一项艺术特色品牌项目;每个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至少掌握一项体育、一项艺术技能;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品质过硬、设施完备的体育、艺术特色品牌项目示范学校;营造我市中小学体育艺术工作“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全面提升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水平和学生综合素养。
三、创建原则
(一)普及性原则。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创建是全员参与的,具有普及性、广泛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等特点,要处理好项目、特色与品牌的关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服务全体学生,成就全体学生的导向,防止为创建“一校一品”学校而造成日常教学和体育艺术活动的片面化、单一化、同质化,确保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建设成效惠及到每一位师生。
(二)引领性原则。学校要把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创建作为引领学校全面发展的重点工作进行推进,要注重以学校办学理念为引领,积极寻求从“建项目”到“创特色”发展过程中“点”的突破,由点连线拓面,加快和引领学校特色项目、品牌课程、品牌教师等资源的建设。
(三)传承性原则。各学校要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立足校园文化、办学传统、文化积淀、师生特点以及办学资源等因素,进行体育、艺术特色项目创建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找准创建项目和发展方向,在传承学校已有经验与特色的原则上谋求新发展,保证办学理念和品牌发展性目标的传承性、协调性和前瞻性。
(四)发展性原则。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创建是动态的,具有过程性、阶段性、发展性、创新性等特点,学校要坚持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入相结合,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在实践中勇于改革探索,在改革中助推发展创新,从规模和质量上不断超越,深化时代内涵、突出实践体验,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助推师生共同发展。
四、实施步骤
实施时间:2021年3月——2023年12月
“一校一品”创建要围绕“建项目、创特色、树品牌”的目标和要求分步推进。利用3年时间从建立项目找准定位、创建特色凸显优势、树立品牌展现文化、考核评价整合提升等方面逐步实施。
(一)找准定位、确立项目(2021年3月——2021年5月)
“建项目”是第一阶段,学校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优势项目,找准发展定位。
(二)创建特色、凸显优势(2021年6月——2022年5月)
“创特色”是第二阶段,学校要对体育艺术特色发展项目进行深入实践、拓展研究,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并在各级各类活动和评比中凸显优势。
(三)树立品牌、展现文化(2022年6月——2023年6月)
“树品牌”是第三阶段,学校要在项目和特色创建的基础上,集中优势,不断创新,全力培育,形成品牌战略,使学校教育品牌的满意度、认可度和知名度日益增强,展现学校特有的育人文化。
(四)总结评价、整合提升(2023年7月——2023年12月)
校、区、市进行三级总结评价,全面总结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创建以来的经验,开展全市范围内的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创建评价工作,加强学习交流,组织现场观摩会,树立典型,评选示范校、示范区,在总结经验、验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提升。
五、创建措施
(一)学校自主制订规划。各学校要继承传统、立足现状、展望未来,在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的引领下,确立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发展的方向,制订三年创建规划,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学校总体规划和文化建设。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开展调研、充分研讨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制定分学年创建实施计划,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学校体育艺术特色项目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学校要充分利用、整合本校本地教育教学资源,坚持“面向本校、服务师生”的原则,利用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以开发校本课程为突破口,以特色项目和品牌学校创建为抓手,从校本课程、文化烘托、活动(展示)平台、课程评价与激励等方面进行体育艺术特色项目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形成惠及全体学生,促进师生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
(三)依托科研分步推进。教育科研是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创建的内在动力。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特色项目、学校品牌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加强与校外的交流合作,借助科研引领、项目驱动、专家指导等方式,加强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全力推动,确保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创建高起点运行,高水平发展。
(四)实施项目滚动管理。学校是“一校一品”创建的主阵地,通过定期学习交流、主题研讨、集中展示等活动,逐步形成对“一校一品”建设的价值取向,明确创建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加强过程性、实践性工作的滚动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一校一品”建设实践、自我反思、主动改进、总结提升的整体实施,加快项目成果转化。
(五)加强制度建设,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各中小学以“一校一品”创建为着眼点,制定或完善体音美教师上课制度、社团活动制度、特长生训练制度、体育艺术竞赛(展评)制度等,明确工作方法与要求,加强检查与落实,保证特色项目能长期、健康、有序开展和实施。
(六)加强品牌活动(赛事)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利用一切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竞赛(展评)活动,以大课间、课余体育活动时间为活动阵地,定期开展精品体育、艺术活动,如:体育节、全员运动会、文艺汇演、书画展评等,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从而打造学生向往的品牌活动(赛事)。深入挖掘体育、艺术特色项目文化内涵,加强特色项目的校园文化建设,如:足球墙、艺术长廊、校园艺术广播等,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七)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围绕“全面启动和示范引导”的工作思路,发挥各旗县区、直属学校现有校园足球、排球、篮球、管乐团、合唱团、舞蹈团、书香校园等项目优势,充分利用基地、少年宫、社区等校外教育资源和合作关系,分步分层推进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建设工作。通过组织参观、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等活动,加强区域内校际之间的相互学习,实现示范引导、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问题,从整体上协调推进“一校一品”创建工作。
六、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旗县区教育局、直属学校要将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创建工作作为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予以推进,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推进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主要举措和时间安排,落实支持“一校一品”创建工作的各类政策,充分发挥管理与指导职能,对学校确立的项目要进行审核把关。各中小学要加强组织管理,成立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创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扎实稳步推进“一校一品”建设工作。
(二)营造良好氛围。各旗县区教育局、直属学校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对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创建过程中的经验与成效及时进行总结和宣传,引导和动员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体育艺术“一校一品”的建设和发展,形成家长满意,社会支持的良好育人氛围。
(三)加强师资培训。各旗县区教育局、直属学校要加强“一校一品”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培训,扩大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学生发展需求、胜任特色品牌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各中小学应切实加强校本研训,鼓励和引导教师协同合作,整合盘活各种资源,保障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建设工作的师资力量。
(四)加强经费保障。各旗县区教育局、直属学校要设立体育艺术“一校一品”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支持和保障项目设计、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教育科研、特色展示等方面的需要。
(五)加强督导考核。市区两级督导部门积极探索和健全对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建设的分类指导和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对各旗县区、各中小学体育艺术“一校一品”创建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并把督导评估结果作为学校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
2021年3月9日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